百年沧桑,有主相伴。
在总理家乡,运河之都。由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基督教全国两会名誉主席会长丁光训主教题写的堂名,见证了淮安基督教150年历程;淮安基督教堂,犹如一艘破浪前行的大船,矗立在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畔。
愿这殿后来的荣耀大过先前的荣耀
淮安基督教150年发展回眸
1869年7月,英国传教士童跟福首先来到淮安的清江浦设立教会,随后英国传教士戴德生也来到清江浦牧养教导。
1887年,美国传教士赛兆祥乘小木船逆大运河而上,在清江浦定居。此后陆续有美国传教士林亨利、家雅各、林嘉善、林嘉美、戴德明等传教士、医生来到清江浦。他们先租房传道,后在娃娃井西首建“人”字型福音堂。一边作为西医诊所,另一边作为礼拜场所。
传教士们在清江浦创办医院、学校和参与赈灾济困慈善事工,不但服务了当时的百姓,而且也为主作了美好见证。
解放前,清江浦城区共有四所教堂,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始建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的同庆街耶稣堂。它钟楼上悬挂着大钟,在抗日战争时曾作为全城的报警器。每当日机从南京方向飞来,大钟一响,城区的老百姓纷纷前往仁慈医院避难。
在淮安教会150年历史中,钟葛家族祖孙五代的“中国心•淮安情”,成为广为传颂的佳话。美国医生钟爱华博士1916年来淮安仁慈医院,他不仅将25年最宝贵的岁月无私地献给了仁慈医院,晚年仍然惦记着他所热爱的中国。20世纪70年代,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中美关系顾问的钟爱华医生,和他的二女婿葛培理牧师,为中美两国建交作出了重大贡献。如今,葛培理与路得家族的后人们一直延续着他们对淮安人民和淮安教会的友谊。
淮安基督教会,从创建之初,历经150年,在历代牧者的教导和传承下,一直在耶稣基督的根基上生根建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了贯彻落实,市区信徒率先在基隆东巷5号院内恢复了教会活动,后来搬到和平路65号原西教士的住宅楼聚会。随着信徒人数不断增多,1993年12月在西郊村征地6.698亩,1999年12月30日,主体二层,局部七层,建筑面积3744㎡,一次可容纳4000多人聚会的淮安市基督教堂,举行了献堂庆典。
在教堂的使用过程中,原先部分设施已不能满足弟兄姊妹敬拜上帝的需要。于2018年11月,我们对经过20年风雨洗礼市基督教堂进行了升级改造。升级后的教堂屋面由原彩钢瓦换为双层铝镁锰板,墙面为穿孔铝板,中间为A级吸音阻然超细玻璃棉。增加了中央空调系统以及副堂,改进了音响、灯光系统,更换了旧椅,并对原来消防系统进行完善等等,装修一新的教堂展现在弟兄姊妹面前。
改革开放以来,淮安教会在上帝的恩佑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始终与党和政府风雨同舟、同心同行,依法依规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
通过组织系列学习讲座、开展瞻仰烈士陵园、和平祈祷、文艺汇演、“六进”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提高政治站位,引领淮安教会走爱国爱教道路;
通过系列《宗教事务条例》学习活动,增加了法制意识,自觉在法律范围内开展宗教活动;
通过神学思想建设研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讲道中,推进基督教中国化进程;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会活动,提高广大弟兄姊妹信仰素质,满足弟兄姊妹灵性需要。
我堂为市基督教两会直属堂,承担起了服务全市教会的责任。不但改善了市基督教两会的办公条件,也提供了传道人培训基地,共举办了18期为期3个月的传道人培训班,为全市教会培养了979位传道人,对全市基督教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随着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堂已经成为江苏教会对外交流的窗口。20年来,我们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基督教界朋友180多批800多位客人。在外事交往中,我们“请进来,走出去”展示了自己、广交了朋友、增添了互信,还增进了解、消除了误会、赢得了尊重。
历年来,我堂积极开展慈善事业,关注民生,关爱有疾苦的社会弱势群体,力所能及参与社会救助,做到“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参与政府精准扶贫,帮助21户特困户,慰问烈日下的环卫工人;福音堂门诊部和钟爱华医疗服务中心为两万多信徒和社区居民进行免费体检;携手爱德基金会,资助52位特困学生每年每人2000-2800元不等的助学金;支持贵州三都县希望小学建设;灾害无情人有情,为响水水灾捐献爱心衣物,为汶川地震灾区一次捐款12万,为阜宁风灾捐款4万多元。举行环保义卖活动,将义卖所得近5万用于慈善事业;从2015年至2018年,携手爱德基金会,为社区、农村行动不便者免费发放轮椅815台,使捐者与受捐者都切身感受到了主的大爱。此外,我堂每年用于扶贫、助学、助残、爱老、帮困的款项不少于10万元,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提升了基督教的美誉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3年我堂被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授予“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2015年又被省宗教局评为江苏省“五星级宗教活动场所”,成为淮安全市首个“五星级宗教活动场所。”多次被省、市宗教局和省基督教两会评为“先进堂点”、“模范场所”和“创建和谐教堂”先进集体。
面对新时代,我们将在圣灵的引导下,继续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坚持基督教中国化方向,在爱国爱教、神学思想建设、人才培养、教会建设、灵性关怀、真理教导、对外交流、社会服务和慈善事业方面有新担当和新作为,全面建设高质量淮安教会。愿这殿后来的荣耀,大过先前的荣耀!